登陆

比特币大乱斗:OP_RETURN 争议引爆,谁在捍卫纯粹性?

author 2025-05-20 3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OP_ReturnUTXO垃圾邮件隔离见证Taproot

OP_RETURN 争议:一场关于比特币纯粹性的捍卫战?

一场喧嚣尘上的争论:OP_RETURN 的前世今生

最近比特币圈子可不太平,一场关于 OP_RETURN 的争论像病毒一样蔓延,几乎占据了所有讨论空间。别看这玩意儿名字挺唬人,说白了,它就是比特币脚本语言里的一个操作码,允许你在比特币交易里塞点“无关紧要”的元数据或者随便什么数据。换句话说,这块地方本来就不是用来记录交易信息的,而是给开发者们留的一块“自留地”,方便他们把一些数据锚定在链上。

但问题也来了,既然是“无关紧要”的数据,那谁来保证这块“自留地”不被滥用,变成垃圾信息的堆放场呢? 这就引出了这场争论的核心:到底应该如何限制 OP_RETURN 的使用,才能既保证开发者的自由,又不至于让比特币网络不堪重负?

核心分歧:垃圾邮件的定义与过滤的有效性

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对“垃圾邮件”的定义,以及对现有过滤机制有效性的评估。有人认为,任何非交易数据都属于垃圾邮件,必须严格限制;而另一些人则认为,只要不影响比特币网络的正常运行,就应该允许开发者自由使用 OP_RETURN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场关于比特币纯粹性的捍卫战,一方要保持比特币作为纯粹的“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”的初心,另一方则希望比特币能够拥抱更多的可能性,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平台。

更进一步说,双方都承认比特币网络上存在垃圾数据,但他们对现有过滤器的有效性存在根本分歧。有人认为,这些过滤器形同虚设,根本无法阻止垃圾邮件的泛滥;而另一些人则认为,即使过滤器不能完全消除垃圾邮件,也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,迫使垃圾邮件发送者寻找更昂贵的攻击方式。这种分歧直接导致了他们对 OP_RETURN 限制的截然不同的态度:一方主张彻底放开限制,另一方则希望进一步收紧限制。

移除 OP_RETURN 大小限制?拥抱“理性经济人”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?

支持者的逻辑:限制已失效,UTXO 膨胀更可怕

Peter Todd 领衔的这部分人马,可不是吃素的,他们认为当下对 OP_RETURN 的限制早就过时了,用处不大。十年前设置这个限制,是为了给那些乱发垃圾信息的人划个圈,让他们别太过分。但现在情况变了,像 MARA 的 Slipstream 这种直接对接矿工的私有内存池冒了出来,直接绕过你这些限制,想往链上塞数据?没门槛!

更关键的是,现在垃圾信息制造者发现 OP_RETURN 这条路不好走了,开始打起了 UTXO 的主意。UTXO 是啥?简单说就是你比特币账户里还没花出去的余额。把大量数据塞到 UTXO 里,会造成 UTXO 集的膨胀,这可比 OP_RETURN 严重多了!OP_RETURN 里的数据,节点可以随便删,但 UTXO 关乎整个比特币系统的运行,你不能随便动。UTXO 膨胀会直接拖慢节点同步速度,增加硬件成本,最终损害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去中心化。

矿工的逐利性:不应成为放任垃圾数据的理由

支持移除限制的人还认为,矿工都是“理性经济人”,为了赚钱,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。只要把符合共识的垃圾信息打包进区块能让他们赚更多钱,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。但这种“理性经济人”的假设,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?

难道我们能因为矿工会逐利,就放任他们无限制地往区块里塞垃圾信息吗?如果真的这样,那比特币网络岂不是要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?所以,即使矿工是“理性经济人”,我们也应该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引导他们的行为,让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,也能维护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健康发展。否则,所谓的“理性经济人”,很可能就会变成破坏比特币生态的罪魁祸首。

数据载体标志:鸡肋还是最后的防线?

支持者的观点:过时的工具,徒增烦恼

除了 OP_RETURN 限制,Peter Todd 这次还想把“数据载体标志”也给废了。这个标志是干嘛的呢?简单说,就是让节点运营者可以根据 OP_RETURN 里的数据量来过滤交易。但支持者认为,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鸡肋,没啥用。有了 Slipstream 这种工具,只要交易符合共识,就算不符合内存池策略,也能轻松上链,数据载体标志就显得多余了。

更重要的是,支持者认为这个标志只会给用户一种“我能控制”的错觉,实际上屁用没有,反而容易被滥用。就像一把上了膛的枪,看起来很厉害,但实际上很容易走火伤人。

背后的博弈:社群争端与核心开发者的精力

移除数据载体标志,还能避免 Bitcoin Core 社区里没完没了的争吵。你知道的,比特币社区里总有一些“极端主义者”,特别喜欢争论这些技术细节。每次一有修改提案,他们就跳出来反对,搞得核心开发者们焦头烂额,根本没时间去解决更重要的问题。

之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,有人想修改裸多重签名交易的内存池策略,结果引发了一场网络骂战,最后提案不了了之。支持者认为,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争吵上,不如把数据载体标志这个“争议点”直接移除,让开发者们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更紧迫的问题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种“息事宁人”的做法,希望通过牺牲一些灵活性来换取社区的和谐。

坚守阵地:反对移除限制的“过滤者”们

比特币的本质:货币交易网络,而非数据存储平台

以 Luke Dashjr 为首的“过滤者”们,可不这么想。他们认为,移除 OP_RETURN 大小限制,就等于向垃圾邮件发送者投降。完美的过滤器当然不存在,但只要有过滤行为存在,就能向那些想在比特币上搞事情的公司或项目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:别来这儿,另谋高就!

在他们看来,比特币就是一个纯粹的货币交易网络,任何超出这个定义的行为都是垃圾邮件。所谓“货币交易”,就是指那些单纯为了转移比特币价值的交易,而不是那些夹杂着 NFT、铭文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种“纯粹主义”的观点,认为比特币应该坚守其作为“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”的初心,不应该被各种花里胡哨的应用所污染。

过滤的价值:威慑垃圾邮件发送者,引导他们走向“更昂贵”的垃圾场

更重要的是,过滤者们认为,即使垃圾邮件发送者最终转向 UTXO 填充,也恰恰证明了过滤器的有效性。因为这说明,过滤器的存在,确实迫使他们去寻找其他更昂贵的攻击方式。如果过滤器一点用都没有,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劲,去搞什么 UTXO 膨胀呢?

所以,在他们看来,OP_RETURN 的限制不仅不应该移除,还应该进一步缩减,甚至恢复到历史上的 40 字节。而且,数据载体标志也应该扩展,把隔离见证和 Taproot 交易也纳入监管。这样才能更好地阻止垃圾邮件的泛滥,维护比特币网络的健康。

Bitcoin Knots:用户自定义过滤器的希望?

面对 Todd 等人的攻势,过滤者们并没有放弃抵抗。他们积极推广 Bitcoin Knots,这是一个由 Luke Dashjr 等人维护的比特币替代实现。Bitcoin Knots 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运行过滤器,对抗垃圾邮件。用 Luke Dashjr 的话说,现在已经有超过 5% 的比特币节点在运行 Bitcoin Knots 了。这意味着,即使 Bitcoin Core 最终放弃了过滤,仍然有一部分人会坚守阵地,维护他们心目中的“纯粹”比特币。

数据载体标志:最后的堡垒,寸土必争?

扩展过滤范围:隔离见证和 Taproot 也应纳入监管

过滤者和 Bitcoin Knots 的拥趸们,对数据载体标志的捍卫,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原则性的层面。他们认为,只要节点运营者们团结一致,就能成功过滤特定类型的垃圾邮件。甚至,他们还主张扩展数据载体标志的管辖范围,把隔离见证 (SegWit) 和 Taproot 也纳入监管。要知道,现在 SegWit 和 Taproot 的任意数据存储功能,可是不受数据载体标志限制的,这就给垃圾邮件发送者留下了可乘之机。

这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行 Bitcoin Knots,因为它包含了这些内存池策略变更,同时又保留了 Bitcoin Core 的其他代码。对于那些既想维护比特币的“纯粹性”,又不想完全脱离 Bitcoin Core 生态的人来说,Bitcoin Knots 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模块化过滤器: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?

更有甚者,一些 Bitcoin Knots 的支持者,例如 Chris Guida,开始讨论用户控制的中继策略,也就是所谓的“模块化过滤器”。这种过滤器可以通过重构内存池策略代码来实现,并且可以根据一些主动管理的模板进行更新。简单说,就是用户可以从供应商那里选择自动化的垃圾邮件过滤算法。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杀毒软件?

Guida 认为,与其说过滤垃圾邮件是一场“猫捉老鼠的游戏”,不如说我们有能力快速创建新的过滤器,就像新的代币协议能快速创建新的交易格式一样。甚至,我们可以在垃圾邮件上线主网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。当然,Guida 也承认,垃圾邮件控制存在局限性,但他们坚持认为,保持对比特币垃圾邮件相关软件系统和商业模式的敌对环境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即使那些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垃圾邮件仍然会直接发送给矿工,并付费将其打包成块,我们也应该尽力阻止这种行为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Powered By axaxcoi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