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社区最近热衷于讨论 Rollup 的安全性阶段,甚至有人提出了 #BattleTested 标签,声称只有在以太坊主网上线超过 6 个月,总锁仓价值(TVL)超过 1 亿美元,且其中至少有 5000 万美元是 ETH 和主流稳定币的 L2 网络才能获得此殊荣。这种看似严谨的定义,在我看来,不过是中心化交易所利用“储备金证明”来掩盖其挪用用户资产的拙劣伎俩的翻版!安全性不是靠时间来衡量的,更不是靠 TVL 来堆砌的,而是取决于其本质——去中心化的程度。
Vitalik 将 Rollup 的安全性划分为三个阶段,核心在于安全委员会的权限大小:
这三个阶段的划分,看似循序渐进,实则掩盖了一个根本问题:安全委员会的存在本身就是 Rollup 的阿喀琉斯之踵!无论权限大小,只要存在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干预 Rollup 的运行,那么用户的资产安全就始终悬在空中。所谓的“多重签名”或“多数否决”,不过是中心化控制的不同形式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。真正的安全性,来自于代码的透明、共识的强大以及去中心化的治理。
Vitalik 甚至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量化不同阶段的安全性,试图用概率来证明某个阶段更优。这种做法在我看来,简直是缘木求鱼!数学模型再精妙,也无法模拟人性的复杂。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可能串通一气,可能受到外部胁迫,甚至可能被黑客攻击。这些因素都无法纳入模型,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毫无意义。更何况,将“活跃性故障”和“安全性故障”视为同等可能,简直是荒谬至极!安全性故障的后果远比活跃性故障严重,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。
Vitalik 建议 L2Beat 这样的数据提供商展示证明系统审计和成熟度指标,并以此来判断 Rollup 的安全性阶段。这种建议简直是本末倒置!审计只能发现已知的漏洞,无法保证不存在未知的风险。成熟度指标更是毫无意义,一个运行多年的系统也可能存在致命的缺陷。真正的安全性,来自于社区的持续监督和代码的不断完善,而不是靠几个指标来糊弄用户。
Rollup 作为以太坊 Layer 2 扩展方案,其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交易成本、提高交易速度。但如果 Rollup 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,那么一切都将毫无意义。Rollup 的未来,不在于中心化的安全委员会,也不在于花哨的数学模型,而在于真正的去信任:
只有当 Rollup 具备了这些特性,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,成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否则,Rollup 不过是另一个中心化的金融工具,最终只会重蹈覆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