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sseeb,Dragonfly Capital 的合夥人,最近在 Solana 五周年之际,发了条推特,颇有点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”的味道。只不过,他回忆的不是辉煌战绩,而是2018年,自己如何以0.04美元的价格,眼睁睁地错过了 Solana 的种子轮投资,以及随之而来的,高达数千倍的回报。
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捶胸顿足,堪称 VC 界的“辛酸往事”。
Hosseeb 还贴出了当年的投资备忘录,自嘲那是“初级 VC 的尴尬现场”。当年,大家都在疯狂寻找所谓的“以太坊杀手”,沉迷于各种共识协议、EVM/eWASM 的替代方案。说白了,就是一股脑地扎进了技术细节的死胡同,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。
而 Solana,恰恰就是当年被技术细节“误伤”的项目之一。
Solana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惊人的速度,这得益于其独特的 Proof of History (PoH) 共识机制。简单来说,PoH 就像给区块链加了一个“时间戳”,让验证者能够更快地确认交易的顺序和时间。
但是,PoH 也并非完美无缺。它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,对节点的性能要求很高。这也意味着,Solana 可能会牺牲一定的去中心化程度,因为只有那些有足够财力购买高性能设备的机构,才能参与到验证的过程中来。
此外,Solana 的网络也曾多次出现拥堵和宕机的情况,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担忧。
有意思的是,Solana 联合创始人 Toly 在 Hosseeb 的推文下回复说:“你当年的担忧确实都是合理的。本质上这是一个赌注 —— 赌我们能否在保持其他团队所不具备的底层优势的同时,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。”
这段话坦诚地承认了 Solana 的风险,但也展现了团队解决问题的决心。Solana 选择了在性能上“豪赌一把”,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网络,试图在速度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之间找到平衡。
Hosseeb 也回复 Toly 说,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 Solana 团队对底层优化和独特攻击角度的执着,这种“扬长避短”才是最重要的。
Hosseeb 的“血泪教训”告诉我们,在投资 crypto 项目时,不能只盯着技术细节,更要关注团队的执行力和决心。Solana 能够从一个充满争议的项目,成长为如今加密世界的重要一员,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之外,更离不开团队对底层优化和独特方向的坚持。
这种“All in”的决心,才是 Solana 成功的关键。